关于物联网行业的一点浅见 2022-07-14 / 1,046 次 / 快抢沙发 /

最近关于物联网行业的一些思考。

在我看来,物联网行业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,垂直细分领域的 IoT,小而美的智能硬件产品,医疗、工业物联网,尤其是智能汽车领域,是各大互联网厂商及传统车企,还有新兴车企的必争之地,接下来的 5-10 年会迎来一波增长期。


我自己从事物联网行业也有七八年了,这些年来,参与过很多类型的产品,也观察过行业的变迁,从我刚来深圳的时候,就看好物联网的发展,虽然没有我想象的发展那么好,但是也正朝着好的方向一步步的发展。最近对物联网行业这块有一些个人的思考,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。


首先我们需要大致捋一下相关的名词概念,后面文中将会涉及到:
IoE:Internet of Everything 万物互联
IoT: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
AIoT: AI + IoT 人工智能 + 物联网
IIoT: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工业物联网
IoV: Internet of Vehicles 车联网
AFV: Alternative Fuel Vehicles 新能源汽车
IV: Intelligent Vehicles 智能汽车
ITS: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智慧交通(智能交通系统)

IoE(万物互联)与 IoT(物联网)之间的关系
说明:IoT(物联网)属于 IoE(万物互联)的一部分。


我们经常提到物联网(IoT),但是对万物互联(IoE)这个词却听到比较少,这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?这里网上有两张图,比较好的阐释了 IoT 与 IoE 之间的关系。

ioe-1

ioe-2


IoE = IoT + M2M Processes + Data + People
IoE = People 使用 Things → 产生 Data → 分析出 Processes → 信息个性化给 People


这样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,IoE(万物互联)是 [IoT(物联网)+ 设备之间信息处理 + 数据 + 人]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。这几年比较火的 IIoT(工业互联网)和 IoV(车联网),也是属于 IoT(物联网)的一部分。

IoT(物联网)一般是软硬件相结合
说明:软硬相结合是物联网区别于互联网的重要形态。


我个人认为,在 IoT 领域,需要看到更深层一点的东西。

IoT(物联网)“静” 和 “动”
说明:两种不同场景。
“静”:不太移动的场景。
说明:智能家居比较“静”。


“静”,最典型的就是“智能家居”,这种场景下的典型产品,就是各种在家里“静”放着,不怎么移动的智能家居产品,如“智能电饭煲”,“智能冰箱”,“智能电视”,“智能音箱”等等。

“静”与“动”:既有“静”,也有“动”。
说明:智能手机是典型代表。


“智能手机”,这里“智能手机”其实既属于“静”,也属于“动”,“智能手机”这个更泛化具象的描述应该是“移动智能设备”。

“动”:需要移动的场景。
说明:智能汽车比较“动”。


“动”,最典型的产品就是“智能汽车”,“智能汽车”大部分使用场景均是在“动”的情况下。

IoT 的控制入口与中控中心
说明: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。


IoT 的控制入口与中控中心,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,理解这个概念,能够帮你看得更高、更远、更深,也能够从战略层面深度理解大公司的发力方向。


我们先直接抛出来几个重要的 IoT 的控制入口与中控中心:
“静”场景:智能电视、智能音箱
“动”“静”结合场景:智能手机(移动智能设备)+ [可穿戴智能设备]
“动”场景:智能汽车


在“静”场景中,智能电视与智能音箱是最好的作为智能家居控制入口与中控中心的,成套智能家居系统中,人是最方便快捷的通过这两种类型的产品与其他设备配合交互,从而形成成套智能家居产品用户体验,这就是为什么纯互联网公司,百度、阿里、腾讯前些年都在大举进入智能音箱领域,他们都知道占据控制入口与中控中心的重要性,为什么他们不进入智能音箱和智能手机领域呢,我想这块投入太大,对于供应链和产品品质要求太高,而智能音箱相对好点。


在“动”场景中,智能汽车就是最好的载体,智能汽车是 IoT 下一个“动”的控制入口与中控中心,这个市场绝对是万亿级别的,比传统智能家居更有想象空间,这就是为什么小米在公司 All in AIoT 之后,要开始发力投入到“智能汽车”赛道的原因,小米公司很清楚这个“风口”的重要性。更不用说除了新兴造车势力之外的百度与华为的入局。


在“动”“静”结合场景中,智能手机(移动智能设备),可以随身携带走“动”,也可以放下处于“静”的状态,更重要的就是智能手机是能够很好的串联打通“动”“静”场景的为数不多的选择,当然我这里没有提到另外一个重要的产品形态“可穿戴智能设备”,是因为目前“可穿戴智能设备”的独立性不足,设备的性能与计算能力还不够,更多需要依赖于“智能手机”,将来“可穿戴智能设备”一定是优于“智能手机”成为“动”“静”结合场景中的连接载体。


通过以上的分析,我们就不难明白,一些汽车公司,为何要开始制造手机了吧?反向打通整合 IoT 的“动”和“静”场景。

IoT(物联网)创业者或者从业者的机会在哪里?
说明:看到行业发展机会很是重要。


诸如上述 IoT(物联网)“动”与“静”的分析,你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公司:小米,我还是很看好小米公司在 IoT(物联网)领域的作为,“智能手机”、“智能音箱”、“智能电视”,甚至是“可穿戴智能设备”,这几种极其重要的作为控制入口与中控中心的产品类别,都是已经做到头部位置,而且现在也开始加入“智能汽车”领域,虽然开始的有点晚,但是我依然看好小米。


话说回来,作为普通从业者或者创业者来说,是不是我们的机会只剩下:要么打败小米,要么加入小米呢?大可不必。接下来,我们格局打开:

IoT(物联网)ToB/ToC/ToG
说明:三种不同的行业方向。


ToB 这块:诸如工业物联网,由于工业差异化较大,投入比较重,同时需要在这块有一定的经验积累,容易树立行业壁垒,是一个较好的发展方向。


ToC 这块:互联网巨头都在争抢的赛道,这个赛道足够大,也容易爆发增长。


ToG 这块:就是和政府相关的,比如智慧城市、市政管理,现在国家也在大力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,有人脉有机会,也是可以进去。ToG 的项目是把双刃剑,看怎么去做。

IoT(物联网)的 N 种模式
说明:总有一款模式适合你


小米模式:毋庸置疑,我觉得小米模式是比较好的模式,自有品牌始终会让你的产品具备更高的价值,而且成体系的产品矩阵能够将你带到一个很高的高度。小米的供应链整合能力,产品的矩阵宽广,智能家居的首选。


涂鸦模式:IoT 平台,涂鸦模式就是 IoT 平台的代表,曾经有江湖“传闻”,要想暴富,唯有品牌与平台,提供成套的 IoT 技术方案与云平台,也是一种很好的模式,当然这个里面中小型技术方案商,也算是小型“IoT”平台了,但是这和小米模式一样,属于重投入,另外我一直觉得方案商不是太好的模式,小钱赚的辛苦,大钱不容易赚。


小而美模式:例如大疆、Insta360 等,这种垂直有壁垒的领域,我称之为“小而美”模式,当然这里的大疆已经是巨无霸了,我说的只是产品领域的相对专注垂直。在这个领域打造属于你的产品与技术壁垒,也会活的很好。你不必和大疆、Insta360 这种竞争,其他的细分领域也很有机会,比如“智能灯”领域,一样会做到很好。


传统转智能模式:很多的传统的家电厂商开始迈进智能家居领域,比如美的,很多的传统汽车厂商也开始迈进智能汽车领域,比如大众、比亚迪,这块的模式是咱们可以关注的。


海外开疆拓土模式:中国的市场是在太卷了,曾经有朋友的公司在细小垂直的产品领域,做到了海外版的小米与飞利浦,这个就是地域差异化模式,最成功的案例就是传音。


周边模式:我们不做品牌,也不做方案,那还有一种选择:参与到周边的商业模式。比如物联网智能家居线下门店,房屋配套装修等。


以上便是我个人针对 IoT (物联网)思考总结的几种商业模式,我们从业者或者创业者可以参考这几种模式看看。

IoT(物联网)的下一个大风口:智能汽车
说明:智能汽车一定不能忽略。


我们经常提到新能源汽车,主要是区别于传统的燃油车,新能源车包括五大类型:混合动力电动汽车(HEV)、纯电动车(BEV,包括太阳能车)、燃料电池电动车(FCEV)、增程式电动汽车(REEV),其他新能源包括机械能(如超级电容器、飞轮、压缩空气等高效储能器)车等与非常规的车用燃料,指除汽油、柴油之外的燃料,如天然气(NG)、液化石油气(LPG)、乙醇汽油(EG)、甲醇、二甲醚,另外有一些冷门的方案,如斯特林发动机和六冲程内燃机等增加燃烧效率的设计,甚至太阳能核能等。


所以新能源汽车并不等同于智能汽车,新能源不一定智能,智能也不一定就是新能源。但是智能汽车一定是未来的风口,新能源是其中的一种汽车类型。


小米作为一家很会把握风口的公司,自从提出 All in AIoT 战略之后,不仅在智能家居领域牢牢占据入口,更重要的就是看准智能汽车领域,这个未来可以有巨大想象空间的入口。


智能汽车的想象力还是很巨大,在个人乘用车、Robotaxi、AGV 等领域,都会有很大的前景,只是说和智能汽车相关的核心内容,比如自动驾驶技术与法规的发展,还处于滞后状态。


而目前智能汽车的几个方向,新兴智能主机厂(特斯拉、小鹏、蔚来、理想等),传统品牌厂商拓展赛道(奔驰、宝马、奥迪等),纯技术方案公司(Waymo、魔门塔、AutoX、小马智行等),场景落地公司[无人配送物流等](美团、京东、阿里等),是几个发展的方向,当然,智能汽车上游的 Tier 1 厂商也是很好地机会。


在以上几个领域中,我还是比较看好主机厂,不是很看好的是纯技术方案公司,主机厂最终肯定会蚕食和吞并纯技术方案公司这块业务,没有哪一个大厂会把自己的核心命脉交给第三方的技术方案公司,除非前期迫不得已。所以说华为和百度现有的方案模式,可能不是太好。


我看好 IoT 里面的智能汽车领域的原因是因为智能汽车足够“标准化”而且“独特”,“标准化”在于汽车的产品形态和使用场景及业务模式,不像其他 IoT 产品,尤其是智能家居产品,千差万别,“独特”是相对于其他 IoT 产品而言,不会有太多的彼此牵连的关系。


智能汽车现在之所以不够智能,一来是因为关键的智能因素:5G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等,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,很多还处于爬坡期,在这个阶段,很多新兴的智能汽车厂商,就开始堆砌一些“伪智能”的东西,最典型的就是汽车内部的电子屏幕越做越大,越做越多。


另外一个我认为我们的法律法规,交通系统,驾驶人员素质之间的升级迭代还不够。这里就要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:智慧交通(智能交通系统)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、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,加强车辆、道路、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,从而形成一种保障安全、提高效率、改善环境、节约能源的综合运输系统。


智慧交通是一个超脱于智能汽车的更高层级的一个“车、路、人”的协同系统,将来必定也是大有可为,只是发展的速度可能不会是想象中的那么快。


以上就是我针对 IoT(物联网)、智能家居、智能汽车的一点浅见,希望物联网行业能够更快速的发展,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幸福感。

打赏
本博客所有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。复制或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转自ifeegoo,原文地址《关于物联网行业的一点浅见
上一篇: « 下一篇: »
暂无相关文章
Copyright © ifeegoo Time is limited, less is more! / 粤ICP备15109713号 / Theme by Hang & Ben / WordPress /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